改编热中的“不变”与“必变”如何把握

时间:2025-08-22 07:07:49阅读:0

  文学作品影视化、舞台化进入爆发期

  改编热中的“不变”与“必变”如何把握

  电视剧《繁花》昨晚首播,王家卫、胡歌携手呈现金宇澄笔下的阿宝的别样人生。历经三年的创作打磨,这部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电视剧终于直面观众。今年,多部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视剧都有着不俗市场反响,翻腾着时代浪潮的《人生之路》、凝聚人间悲喜的《熟年》、放飞想象力的《三体》等被搬上荧屏,经过创作者们对人物角色、故事情节的补充及延展,带给观众新的体验。基于文学作品的舞台创作亦精彩纷呈:小说《千里江山图》被改编成广播剧和评弹,同名话剧也在紧张创排之中;沪语版舞台剧《长恨歌》近日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首演,引起观众热烈反响,决定加演两场;音乐剧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《唐璜》近期都将登上申城舞台……

  从文学IP中汲取养分的同时,改编作品如何以更加开阔的视角进行艺术再创造?专家认为,既要有汲取原著精髓的“不变”,也应有改编转化过程中的“必变”。“文学作品经过了时间的检验,许多观众是带着强烈诉求来观看表演的,这是IP改编与全新创作最大的差异。”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喻荣军说。有28部戏根据小说或影视剧改编的他强调,改编是一个“破”与“立”辩证的过程,必须把握好火候。“改编不能单纯把原著当成市场基础,而是要选准角度、创新表达。尽管我们对文学富矿的挖掘越来越深入,但创作者始终要留着一根‘爬上来’的绳子,才能与观众保持良好的情感链接。”

评论

  • 评论加载中...